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保护传承与科技创新融合,以数字化技术疗愈圆明园历史之殇

北京科学学 北京科学学 2022-07-09

圆明园是清代最重要的一座离宫型皇家御苑,是清代建筑艺术和中国传统皇家园林艺术集大成者,历史上曾承担着与紫禁城并重的国家政治中心的功能。

圆明园面积5200余亩,150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复原图

可是百余年前的一场劫难让这座世界园林史上的瑰宝付之一炬,其后的战乱年代更使圆明园遗址不断毁坏,园林建筑和山形水系消失殆尽。

圆明园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伤痕。

从1999年起,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学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就带领团队开展了关于圆明园的一系列基础性研究,他们结合文献记载和地形图,系统地了解圆明园山形、水系在全园的变化状况。

郭黛姮教授

80余位专业人员、10000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

2017年,跨越了310年的时光,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终于通过严谨精确的数字化技术,再现了原貌。



经验解读

突破传统视野藩篱

数字化技术疗愈圆明园历史之殇

一直以来,圆明园仿佛一道美丽而残缺的历史伤疤,人们对于圆明园认识和探索的渴求从未停止过。

这是一个民族的客观现实需求,是“恍若仙境”的存在与现实断壁残垣之间的本质对立。

如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终于让这一历史之殇有得以疗愈的可能。

在数字化复原圆明园的过程中,一直将科学性真实性作为首要原则。

复原团队对圆明园遗址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研究,从历史人文建筑技术园林种植等多方面深人挖掘史料,重新发现圆明园的造园特点,并将其放入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史的大背景中来审视,解读园中不同景区的构成。

以建筑内部结构为例,每栋建筑的柱、梁、斗拱、椽子、门窗、瓦件、吻兽等都经过三维建模,彩画按照不同的时代风格绘制,并体现出时代风格和场景的变化。

复原团队还研究了个体建筑与山水、花木之间的关系,乃至对一块匾的名称、字体、颜色都一进行推敲,并采用烘焙技术诠释更加真实的光影效果。

每复原一个景区就有十多道程序,综合运用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像测量、无损探伤、遥感等技术,对遗址信息进行精确采集与记录,同时还涉及文献资料精细研读、样式房建造技术分析、残损构件的虚拟拼接等。

在此基础上,复原团队查找了圆明园山形、水系在全园的变化状况,并对园中每栋建筑的造型特点、景区空间构成进行分析,发掘出了一些特殊造型建筑的结构特点及山石、花木的配置手段。

区别于国内不少数字修复主要靠贴图形式进行“装裱”,圆明园的数字复原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把研究对象以三维形象生动立.体地呈现,数字建模后,与史料做比对。

一般来讲,3000到20000个画面能还原一座房子,但圆明园数字修复需要用到2万到15万个画面

复原团队把圆明园研究从平面引向立体,揭示了不同功能景区的不同尺度关系,园林空间的连续转换,以及景点之间的对景、呼应关系,将圆明园从静止切面引向三维时空

这样的复原是圆明园的另一种重生,它不仅解决了遗产保护与遗产重生的矛盾,还满足了公众的需求和认知。



启示借鉴

数字化技术引领城市文化空间拓展

圆明园作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文化遗址的数字传播城市文化空间拓展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在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的应用下,北京乃至全国园林及著名景区通过信息汇集古建信息整理研究精品文物赏析原状陈列殿堂体验等方式,文物、古建筑将会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不但能够真实了解历史原貌,近距离接触原物,也能和广大爱好者共同交流,开启更加多元的文化体验方式

数字化复原圆明园不仅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还具有极大的文化传播价值

数字时代,文化遗址传播需要进行“当代性”转化,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当代科技创新等命题融为一体,涵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代的文化创造以及民族文化走出去,现实意义明显。

文化遗址的复原再现也是对城市文化空间的追溯与拓展,将促进一个城市乃至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城市品牌的提升。

来源:《文化科技蓝皮书: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2019-2020)》

图片、视频来源:微信公众号“圆明园遗址公园”

▼往期阅读▼

政府推动原始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财政政策退出后,新能源车能否保持住快速发展势头

一图读懂 | 欧洲创新之都格勒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的发展经验

未来10年将有350万个岗位被AI替代,如何规避人工智能潜在的伦理挑战

专访中信所党委书记赵志耘: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注重战略科技力量的培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